发布时间:2021-05-27 浏览:848次
又到了一年一度选专业的时间,海大继续教育学院法意西语中心特别邀请了2020年入学意大利美院的两位同学,因为疫情她们暂时在国内上网课。但也因此,有机会跟意大利语班的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讲述她们学习的专业、课程和心得。
威尼斯美术学院装饰专业——刘学姐
学姐给大家展示了自己在这一学年中创作的主要作品,解释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以及制作过程。
装饰专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在艺术作品的完成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混合使用。
意大利美院的教授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设计理念的凝结,有了大的概念的方向性,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却又不会失去设计创作的总体目标。
除了个人的作品展示,学姐还给同学们看了意大利同学的艺术作品。不同于多数东方学生的风格,他们在作品的创作上更加大胆、思路也更为广阔。
佩美企业艺术设计专业——文学姐
企业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内容很综合,课程设置也包含很多专业的技能版块。这一点从学姐介绍的课程内容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材料学、现象学和工程绘图等课程。
除了一些作品展示和简单的课程介绍之外,文学姐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使用的sketch book,一个随时随地用来记录自己的想法的笔记本,从最初的灵感源到最后作品的实现,除了记录自己的创作历程,也能在进行作品展示的时候“有话可说”,让教授更加了解学生设计的全过程。
在两位学姐分享的过程中,有一些被反复提到的关键词:
其中一个就是语言,如果语言水平不够的话,不仅听不懂课程内容,而且无法向教授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过程。趁还在国内的时候一定尽量打好语言基础,让出国后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轻松一些。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就是差异:中意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和意大利学生作品的差异,中西方审美的差异等等。两位学姐都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了这种差异,并且在努力尝试去理解、去探索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本质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正如教学校长薛老师所说:“其实关键不是审美上的差异,而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理解。意大利人是非常包容开放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沟通和交流,把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融合,把我们自己的文化传达出去,形成更有创意和新颖的思想去领跑未来。”
互动环节举例
问:在意大利上学和在国内上学有什么区别?
学姐:意大利大学的学习氛围是比较自由的,教授除了日常授课和给学生作品提意见以外不会过多干涉其他方面的学习,因此需要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此,一定要脸皮厚,胆子大,多主动跟教授交流自己的想法。
问:教授在评判学生作品时的标准是什么?
学姐:我认为教授在评判时不仅仅看的是作品表面看上去有多漂亮,而更多关注的是你的作品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关注的是,你的作品背后所要表达的含义。
教师寄语
意大利语于老师: 虽然因为疫情两位学姐只能在国内上网课,但是作为她们的老师,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在她们的身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练口语时害怕开口说话,到现在能够流利清晰地表达自己,并从容地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这个过程背后一定是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因此,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像学姐们学习,平时一定要多开口、多思考、主动表达自己,做到有效地沟通和交流。
教学校长薛老师: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常会问同学们“为什么”;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教授们也会问“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答案和结果都会有在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我们做出每个选择的背后也有其思考的过程。如同我们去做一本作品集,做一个设计,从最初的灵感源,一直到最后设计作品的呈现,是一种思想的实现。大家不需要把灵感来源当成一个很复杂或者很神圣的东西,在一切自己喜欢的周围事物中,在平时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当中,不断锻炼对自己思维的凝结,逐步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艺术语言。
学姐们不日就要踏上赴意大利的行程,将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意大利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啦!期待我们的小学弟、小学妹们能尽早跟师姐们在意大利相聚!